配资信息384团则在宁明县那逢地区待命
发生于1979年3月10日至12日的612高地阻击战,是我军在对越自卫还击战役中,43军主力参与的最后一场大规模战斗。这场战斗不仅是一场军事冲突,也深刻展现了我军顽强拼搏的精神和临危不惧的英勇作风。
越南军队在这次战斗中,调集了强大的火力。它们集结了1个130加农炮营、1个122榴弹炮营和一个步兵团,组成了对128师383团的猛烈围攻。而在此时,距离我方阵地北侧大约3公里处即为我国边境。此时,副师长王高升和丁寿岳两位领导坚决留下,拒绝撤退,决心与383团9名干部一起坚持在前线指挥作战。在炮兵部队的支援下,我方不仅成功击毙了越军500多名士兵,还成功摧毁了越军338师试图反扑我国广西宁明县边境的企图。
3月5日,王高升带领383团1营主动发起进攻,深入越军338师462团3营的防区班岗村,毙敌169人,俘敌1人,成功破坏了越军切断我军主力后勤补给线的计划。与此同时,越军在禄平县和亭立县的力量无法全力进攻128师,为后续的战斗争取了宝贵时间。
展开剩余76%3月10日下午6点,128师383团接到43军指挥部的命令,立即赶赴越南龙头村北侧约700米的612高地进行布防,任务是掩护127师和128师主力撤退。此时,越军的炮兵部队已经开始逼近,准备围攻612高地。位于亭立县的越军338师炮兵208团的130加农炮营与122榴弹炮营正在向龙头地区靠拢,而338师的步兵、地方民军也正向这一地区集结。
为了应对即将到来的敌军,我军128师指挥部迅速作出反应,命令382团在广西宁明县爱店地区和青草岭、炮台岭等地进行防御部署,384团则在宁明县那逢地区待命。团炮兵团在爱店街圩构筑了射击阵地,383团在612高地四周分布布防阵地,确保能够有效应对敌军的进攻。
面对如此复杂的敌情,王高升和丁寿岳两位副师长决定协同作战,一人指挥团属炮兵部队,一人带领步兵部队共同应战,确保能够以火力压制敌军。越军虽然集结了大量兵力,但并未贸然发起进攻。直到11日中午,越军的步兵营才开始推进至龙头村西侧约1公里的400高地,并派出侦察分队向我方阵地逼近。
在这个关键时刻,43军指挥部下达命令,要求383团无论有无敌情,必须在12日凌晨撤回国内。由于敌军炮火封锁了龙头村通往爱店街圩的公路,撤军的任务变得异常艰难。为了确保撤退顺利进行,43军指挥部曾考虑派遣坦克团进行掩护,但由于地面道路的破坏严重,坦克的行动受到极大限制,最终放弃了这一方案。
到了11日晚上,越军的步兵和炮兵继续向我军阵地施压。尽管面临如此严峻的形势,383团依然保持冷静,指挥部与各营之间紧密协调,确保战斗能够持续进行并顺利完成撤离任务。越军虽然多次发起进攻,但由于我军的顽强反击,进攻节奏被严重打乱。
12日凌晨,情况进一步复杂化。越军集中兵力对龙头村无名高地发动猛烈进攻,迫使我军3营7连的炊事班陷入敌军包围。面对这种险境,我军指挥部决定立即调整策略,实施火炮支援,掩护炊事班顺利撤回。而此时,我军的撤军计划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。经过一番激烈的对抗,除了部分炊事班成员与越军发生激战外,其他大部分部队成功完成撤退。
在这场战斗中,383团展现了出色的战略部署和顽强的战斗意志。特别是在撤退过程中,尽管部队面临重重困难,但在王高升和丁寿岳的指挥下,全团成功实施了有效的“回马枪”战术,成功击退了越军的进攻,并最终顺利撤回国内。
这场战斗不仅是一次战术上的胜利,也是一次精神的胜利。即便在面临越军重兵包围,敌我力量差距悬殊的情况下,383团依然能坚持到最后,打出了漂亮的反击战。在战后回忆录中,已经转业至深圳罗湖区的383团副政委刘影周深情回忆道,当晚越军与我军指挥部仅隔一道山坳,团指挥部的处境十分危险。然而,正是王高升和丁寿岳两位副师长临危不乱,指挥得当,才确保了部队的安全撤离。
战后,丁寿岳因其卓越的指挥才能,先后担任了43军副军长、第20集团军副军长等职务,最终成为广州军区副司令员,为国家的军事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。
发布于:天津市宝利配资-机构配资开户-股票平台-十大杠杆炒股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